以下節選自「創意敘事:對話督導與實踐」線上課程內容
我以前學敘事的時候,剛開始沒有特別去想敘事的聆聽,而是會看「我怎麼問」。
後來很多學員看了我的訪談,就說:「老師,是什麼讓你會這樣問?問這個話之前,你是怎麼聽的啊?為什麼我們問不出那樣的話?為什麼老師可以?」
當老師一個很棒的地方,我想就是當學員提問後,會讓我去思考原來沒有機會說的地方。所以當很多學員問這個問題,我會去看,對呦,是什麼讓我問出這樣子的話?我的心起到怎樣的變化,我才能夠這樣子問?
其實,就是我怎麼聆聽。
這種聆聽是一種不隨便去告訴別人他應該怎樣的聆聽,是一個願意開放、尊重、好奇、溫暖的聆聽。如果聽到對方問題好多好多,困難好重好重,然後敘事的聆聽會想說:「哇哦~他經歷了這麼多,他好不簡單啊!他好不容易呀!我來看看他是怎麼走這個路。」
【一個願意去瞭解人們的聆聽,也是一種柔軟的聆聽】
願意帶著一顆柔軟的心,去看看自己,去看看人。我覺得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,如果周圍有親人好友願意聆聽,那是一件好棒的事,你的聲音被聽見。我覺得聆聽也是有境界的,心理學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去更好地、更深刻地理解到人們的心坎裡頭去,讓人們覺得,哇,你怎麼理解到我自己都還沒有想到的東西,真好!
很多人都說被理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,這種聆聽是很用心的、溫和的、溫柔的、開放的、好好去理解到自己跟他人,不快速去下結論,不快速去做專家。
【聆聽,怎麼運用在自己身上?】
聆聽可以如何運用在自己的生活裡面,怎麼跟自己在一起?
我覺得跟自己在一起,是一件不簡單的事。打個比方,一個人說:「我好痛苦啊,遇到好多事情,好痛苦。」當人覺得痛苦的時候,當然很難受。
如果說我們停留在「我好痛苦」,這就變成一個句號、一個結論:「我就是痛苦,沒有別的了。」
但如果是解構的聆聽,可能一個人在痛苦的時候,雖然我痛苦,會開始好奇說:
▫我怎麼會這麼痛苦?這個痛苦是怎麼來的?
▫這個痛苦可能需要如何再多被了解?
▫我要多了解了解,這個痛苦需要怎麼被關心?怎麼被瞭解?
開始去好奇「痛苦」,去打開好奇的對話空間、流動的對話空間
甚至有時候我還會請學員寫信給痛苦。
《給痛苦的信》
尊敬的痛苦:我實在不喜歡你!可是熙琄老師說叫我們要寫信把痛苦當朋友般的去好奇。好吧!痛苦,你到底是誰呀?你怎麼會想要來找我啊?其實你來找我,我很難受,但熙琄老師說,痛苦來,一定有它的道理,所以我想問問你,你最想告訴我的是什麼?你想要我理解你的是什麼?你想要我關注你的是什麼?
願意這樣子去聽,先學學怎麼聽痛苦到底要表達的是什麼?透過好奇,透過這樣開放的方式,希望大家慢慢地去感覺,這種不一樣思維的聆聽,在自己生活裡可以怎麼慢慢地流淌。
聆聽自己太重要了!不是要自大、驕傲,而是我們都希望活得好,可以幫助更多的人。把自己聽好、把自己照顧好,會發揮更大的力量去關心周圍的人。就像一個老師,如果有機會去看到做老師的各式各樣寶貴的地方,他也能夠更好地去關心到他的學生。
所以,聆聽自己不是為了只聆聽自己,而是聆聽自己會幫助我們,聆聽到更多的人,聆聽是很寶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