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雲端網校
  • 給我們發郵件
  • 我們的Line
  • fb

抗拒也是一種表達

抗拒也是一種表達

  • 每個人有不同角度

熙琄老師:「我的先生是一個科學家,習慣於看到問題,他會跟我說:『太太,為什麼你總是會看到美好的地方啊。』我們是一個很好玩的組合,兩個人思維不一樣,但是我也要尊重他的看到問題,慢慢跟他分享我看到的是什麼。他說,妻子是一個願意不斷在困難中去看到一點小小光芒的人。 他現在越來越尊敬我做的事情,也特別替我高興。」

  • 看待心理創傷的新視野

心理創傷被定義為超出一般常人經驗的事件,一些本不該發生的事情。
創傷一般都是突然的,沒有辦法抵抗,會讓人感到無能為力、無助或麻痹。
讓人傾向於看負面的故事,然後有力度的故事會消失。
敘事到底怎麼看創傷呢?
敘事會邀請人們重新看見自己和重要關係當中有力度的故事
人不等於故事,創傷發生的時候,人們的故事也不是只有表面上的故事。
很多人的不快樂,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表達,遇到非常難受的事情,就憋在心裡,沒有機會去流淌。
當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背後的故事、背後的不容易,力量也都會不一樣。

 

  • 痛苦是種寶貴的能力

我們一般會覺得痛苦是一種症狀,是一種毛病,一個人沮喪就代表情況不太好。
有時候,我們的家人在表達痛苦,我們就是趕快勸他、要趕快糾正他,讓痛苦消失啊。
但是,創傷中的痛苦、生活中的痛苦也是很需要被聽見的,我們自己遇到一些事情痛苦,如果我們有表達的時候,是不是覺得就會有一些流淌?
敘事裡面會說,痛苦是一種力量、是一種生命、是一種表達,是每個人珍貴的狀態
一個人在沮喪,代表對發生的事情不滿意,沮喪也是一種能力。
用解構的思維,重新看待我們跟痛苦、沮喪的關係
痛苦是讓一個人變成另外一個我的機會,當人們的痛苦和沮喪被不一樣的看見和欣賞的時候,這個人也有機會在流淌中慢慢成為一個自己想更靠近了自己。
人們沒有因為創傷而更脆弱,人們在創傷裡面總是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回應,我們是否願意去看見這些不一樣呢?

 

  • 抗拒也是一種表達

有一種非常觸動人心的思維:生活的小小行動是對不同形式的壓制示威。
對暴力跟壓制的抗拒,這些都是健康的行為,但有時候會被忽略或被看成是一種病理。
抗拒是重要的,是人們在為自己經歷的事情做一些努力。
任何想法或做法,只要是建立在尊重跟平等,包括降低因為暴力或是壓制帶來的傷害,都是抗拒的一個方式。
過程中,人們經驗自己的堅強,然後可以更有效地去對困難做反應
敘事永遠相信經歷創傷的人,總是在不同的情境中,用各種方法,縱使那個方法很怪,還是可以讓自己繼續往前走。

 

  • 沒有被看見的故事

遇到創傷之後,好像人們的故事都變成一些比較負面的故事:
「哎呀,我怎麼遇到這個事情,我好糟糕啊、我們命好苦啊。」
負面的故事,在創傷裡就會開始成為我們主要的故事。
敘事裡面有一個重要理念叫雙重故事。
在對話的過程中,可以試著去看見人們沒有被看見的故事。
不一定是正面的故事,而是人們在遇到創傷的時候,有哪些難得的故事、有哪些不容易的故事。
當我們去看,創傷過後,我們是如何陪伴自己生活的、是怎麼樣去關照自己的、或是如何在痛苦當中仍然去工作的,會發現人們在創傷中仍然有很多點點滴滴,有想辦法往前走的東西。
這些都是寶貴的力量,可以陪伴我們在創傷後繼續往前走。